
一般情况
姓名:徐胜,性别: 男
学科专业:外科学
学历及学位:博士研究生 外科学博士
职称:教授
职务:胃肠、疝、肠瘘外科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
联系方式:Email:xvsheng@hotmail.com
学习经历
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
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
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6.07-2010.0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周血管外科,住院医师
2010.04-2012.1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周血管外科,主治医师
2012.12-2016.0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周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2018.07-2020.0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小儿外科,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2020.05-2023.0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2023.05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疝、肠瘘外科,科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主任医师
社会主要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委员会多脏器切除及质控专委会委员
全国外科创新协会ERAS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腹部肿瘤医学综合康复分会委员
广西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委员兼青委会副主委
广西医学会腹腔镜内镜分会常委
广西医师协会内镜腔镜外科分会委员兼中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广西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分会常委
广西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及疝学组委员
广西医师协会伦理委员会委员
广西抗癌协会理事
广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南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等。
研究方向
胃肠肿瘤、腹壁疝、肠瘘治疗
主要科研工作简介
主要科研项目:(近5年)
1. 经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在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项目批准号:Z20180713.
2. 广西人群林奇综合征家系建立及防治策略,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批准号:S20222012.
个人荣誉:(近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新冠防控工作突出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度“优秀应急保障医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2年度“四级国考手术绩效考核先进个人”
研究生培养
招收外科学硕士研究生3名,均在读。
近期发表代表性论文及成果
近年发表代表性论文:(近5年)
[1] Xu S, Lin J, Chen R, Xie J, Yuan E, Cen F, Kong F. LINC00174 Promotes Colon Cancer Progression by Regulating Inflammation and Glycolysis by Targeting the MicroRNA-2467-3p/Enolase 3 Axis. Mediators Inflamm. 2023 Jul 5;2023:8052579. doi: 10.1155/2023/8052579. PMID: 37448887; PMCID: PMC10338131.
[2] 林家威,徐胜.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前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2):8-10.
[3] Kong FB, Deng QM, Deng HQ, Dong CC, Li L, He CG, Wang XT, Xu S(通讯作者), Mai W. Siva‑1 regulates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gastric cancer by targeting MDR1 and MRP1 via the NF‑κB pathway. Mol Med Rep. 2020 Aug;22(2):1558-1566. doi: 10.3892/mmr.2020.11211. Epub 2020 Jun 3. PMID: 32626967; PMCID: PMC7339453.
[4] 林家威,徐胜(通讯作者),黄顺荣等.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老年女性加速康复外科右半结肠癌手术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20):2574-2579.
[5] 薛飞,徐胜,李晓帆等.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直肠癌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2,15(07):586-589.
[6] 袁恩泉,徐胜(通讯作者),林家威等.机器人系统与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2,15(07):594-599.
[7] 林家威,徐胜(通讯作者),黄顺荣等.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病原学特点及与细胞免疫因子的关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11):1350-1352.
[8] 徐胜,黄顺荣.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08):91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