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情况
姓名:方志欣,性别: 女
学科专业:口腔医学——口腔正畸学
学历及学位:大学/硕士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口腔科副主任/正畸科主任
Email: fangzx802@sina.com
学习经历
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六年制),获医学学士学位
2004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口腔正畸学
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在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研修口腔正畸学
工作经历
1992-07~1997-12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工作,任住院医师
1998-01~2002-12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工作,任主治医师
2003-01~2007-12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工作,任副主任医师
2008-01~至今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工作,任主任医师
2013-04~至今 任口腔科副主任,正畸科主任
社会主要兼职
①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
②广西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③广西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④广西医疗美容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⑤中国睡眠研究会儿童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⑦广西口腔医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监事;
⑧世界正畸联盟会员。
⑨《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通讯编委
⑩《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中国临床新医学》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牙颌畸形的安全、美观及高效矫治的临床及相关应用基础研究;
牙颌畸形矫治相关风险的临床及相关应用基础研究
主要科研工作简介
一、主要科研项目:(近5年)
1.“高角型骨性II类错合矫治中前牙位移变化与牙槽骨改建及牙根吸收关系的研究”广西卫健委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批准号:【S2018103】
2.“舌侧矫治技术前牙内收矫治力学研究”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批准号:[桂科基2012GXNSFAA053127]
3. “安氏I类和II类成年男性下颌逐步前伸中上气道和颞下颌关节结构改变的MRI对比研究” 广西卫健委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批准号: [S201315__02]
4. “舌侧矫治技术前牙内收矫治力学研究-2” 广西第十五批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项目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批准号: [2014-4-10]
二、主要教改课题(近5年)
无
三、获得的主要科研奖项:(近5年)
1. “美观与功能平衡的骨性II类错合畸形矫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获2018年度“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排名第一)
2. “2D自锁舌侧正畸技术矫治成人错合畸形的临床研究” 获2015年度“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排名第二)
四、获得的主要教学奖项:(近5年)
无
五、个人荣誉:(近5年)
2015年、2017年、2018年 获医院科技拔尖人才称号
六、研究生培养
曾招收培养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7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7名,1名毕业生留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工作,其他毕业后均在三甲医院工作。
七、近期代表性论文及成果
近年发表代表性论文:(近5年,仅列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
1、“舌侧矫治技术不同长度牵引钩整体内收前牙牙齿移动趋势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34(4):536-539 通讯作者 (中文核心)
2、“MRI评价安氏Ⅰ类和Ⅱ类成年男性下颌逐步前伸中颞下颌关节盘的组织结构变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12):1811-1816通讯作者 (中文核心)
3、“舌侧矫治技术整体内收下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4):510-515 通讯作者 (中文核心)
4、“青少年骨性Ⅱ类错前、后平面的测量分析”《中国美容医学》2017,26(12):61-63 通讯作者 (科技核心)
5、“I类和II类矢状骨面型青年男性上气道形态差异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11):975-978 通讯作者 (科技核心)
6、“舌侧矫治技术整体内收上前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10):854-857 通讯作者 (科技核心)
7、“I类和II类矢状骨面型成年男性舌骨位置差异的研究” 《中国美容医学》2016,25(8):76-78 通讯作者 (科技核心)
8、“简易个性化唇舌侧矫治技术Typodont模型的制作” 《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3):65-67 第一作者 (科技核心)
9、“儿童青少年骨性Ⅱ类错合畸形矫治后面型变化的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4):2203-2205 第一作者 (中文核心)
10、“固定正畸对骨性Ⅱ类患者后牙合平面及上牙轴倾斜度的影响”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4):2079-2081 第一作者 (科技核心)
11、“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前后合平面的变化”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1):999-1000 第一作者 (科技核心)
12、“应用PAR指数评价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结果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4):287-290 通讯作者 (科技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