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缜之,黄岑汉. 西医院校进行中医课程改革之我见[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01:95-96.
[2]壮精合剂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初老大鼠性激素的影响.广西中医药,2014,37(1)63
[3]瑶医学风病与风药的学术内涵.医学与哲学,2014,35(3):72-73
[4]罗汉果甜苷对体外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凋亡的影响.中成药,2014,36(3):481-483
|
[5]黄岑汉. 对几种中医症状的理解与辨析[J]. 河北中医,2005,11:840-841.
[6]附子理中汤及拆方干预脾阳虚模型大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5)2743
[7]瑶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其对瑶医药应用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3349
|
[8]刘燕平,黄岑汉. 论PBL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9:1970-1971.
|
[9]马艳君,黄岑汉.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表达相关性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33:4914-4916.
|
[10]黄岑汉. 从古代脉法探讨经络与脉诊的关系[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10:583-584+580.
|
[11]蒙缜之,黄岑汉. 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角度探讨中风先兆的防治[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7:39-40.
|
[12]刘燕平,黄岑汉,唐亚平,祝美珍,马艳君,章莹,王飞. 中医诊断学PBL教学改革的设计及实践[J]. 中医教育,2008,02:46-48.
|
[13]刘燕平,黄岑汉. 中医药膳养生治病应用原则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8,07:1787-1788.
|
[14]黄岑汉,唐清华,于艳,金丽娜,刘燕平,贾微. 中风病证候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4:50-52.
|
[15]刘燕平,黄岑汉. 论治未病与神形共养的养生之道[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09:766-768.
|
[16]刘燕平,黄岑汉. 当归对药的临床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10,02:325.
|
[17]蓝娇娜,黄岑汉.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药治疗概述[J]. 甘肃中医,2010,10:69-71.
|
[18]刘燕平,黄岑汉. 试论秦汉晋唐时期中医美容的萌发及兴盛[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3:9-11.
|
[19]刘燕平,黄岑汉,唐亚平,祝美珍,章莹,王飞,贾微.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探索[J]. 时珍国医国药,2008,07:1663-1664.
|
[20]黄岑汉,刘燕平,祝美珍,唐亚平. 《中医诊断学》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04:110-112.
|
[21]刘燕平,黄岑汉. 亚健康的中医辨证施膳[J]. 江西中医药,2008,04:5-6.
|
[22]刘燕平,祝美珍,黄岑汉,唐亚平.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的探讨[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01:101-102.
|
[23]刘燕平,黄岑汉,章莹,王飞. 论《中医诊断学》PBL教学改革的意义目的及方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8:1717-1718.
|
[24]刘燕平,黄岑汉,贾微,宋开娟.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述要[J]. 河南中医,2012,03:314-316.
|
[25]韦星,黄赞松,黄岑汉,等. 苦参素注射液与顺铂联合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端粒酶活性及wtp53、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2,11:1759-1761.
|
[26]黄岑汉,马艳君. 脾胃湿热证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J]. 浙江中医杂志,2005,09:409-411.
|
[27]杜娟娇,黄岑汉,张力. 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1:50-52.
|
[28]窦锡彬,黄岑汉. 右江民族医学院民族医药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08:51-53.
|
[29]刘燕平,黄岑汉,章莹. 寒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J]. 环球中医药,2010,03:234-236.
|
[30]刘燕平,黄岑汉. “独取寸口”脉法传统与现代研究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01:22-24.
|
[31]唐汉庆,黄岑汉,黄秀峰,梁楚晗. 从中医体质学角度论壮族男性不育症[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03:742-744.
|
[32]黄岑汉,蒙缜之. 原发性肝癌青紫黯舌临床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08,07:1113-1114.
|
[33]刘燕平,黄岑汉. 以教研室为平台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4:63-64.
|
[34]韦星,黄赞松,黄岑汉,等.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顺铂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myc、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J]. 山东医 药,2012,07:12-14.
|
[35]廖长秀,李曙波,薛强,黄岑汉. 罗汉果皂苷对乙醇所致肝损伤的拮抗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10,12:3116-3117.
|
[36]刘燕平,黄岑汉,章莹,王飞,贾微.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1:109-110.
|
[37]刘燕平,黄岑汉. 壮通饮治疗浊脂瘀阻型高脂血症56例[J]. 陕西中医,2009,02:169-170.
|
[38]刘燕平,黄岑汉. 中医创新教育现状与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J]. 中医药导报,2008,12:94-95.
|
[39]窦锡彬,黄岑汉. “右江流域民族医药研究”刍议[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07:9-11.
|
[40]黄岑汉. 中医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应用[J]. 高教论坛,2004,03:11-12+23.
|
[41]刘燕平,黄岑汉,贾微,黄娜. 基因表达在临床常见病血瘀证中的应用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10,12:2455-2457.
|
[42]刘燕平,黄岑汉. 益气疏肝汤治疗肝气虚证42例[J]. 四川中医,2007,06:54-55.
|
[43]刘燕平,黄岑汉,罗俊. 《中医辨证学》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07:1426-1427.
|
[44]黄岑汉. 创新教育与《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04:101-102.
|
[45]韦星,黄赞松,黄岑汉,等.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31:36-40.
|
[46]黄岑汉,刘燕平. 当归芍药散临床应用举隅[J]. 陕西中医,2006,06:741-742.
|
[47]黄岑汉,刘燕平. 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12:2712-2713.
|
[48]解继胜,黄岑汉,黄赞松. 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01:49-50.
|
[49]黄岑汉. 试论禀赋与七情对人类寿夭的影响[J]. 江西中医药,2006,02:14-15.
|
[50]刘燕平,黄岑汉. 从“舌下络脉”辨治血瘀头痛[J]. 环球中医药,2013,03:197-198.
|
[51]窦锡彬,黄岑汉,张红参,等. 壮药三草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3,04:726-727.
|
[52]唐汉庆,黄岑汉,黄秀峰,梁楚晗. 壮医药理论与中医学对“毒”论说的比较浅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4:902-904.
|
[53]刘燕平,黄岑汉. 壮医经验方壮通饮组成药物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06:111-112.
|
[54]黄岑汉. 通瘀止痛法的临床应用初探[J]. 陕西中医,2005,06:546-548.
|
[55]黄岑汉. 面部色诊法中的全息思想初探[J]. 广西中医药,1993,03:29-31.
|
[56]黄岑汉,黄照权,李雪斌,等. 桂西民族地区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初探[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02:125-126.
|
[57]黄岑汉,韦星,赵骏耀,等. 新时期民族地区“教学型”医学院校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的探讨——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01:66-68.
|
[58]刘燕平,黄岑汉. 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10:2113-2114.
|
[59]刘燕平,黄岑汉,罗俊,贾微. 《中医辨证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279-280.
|
[60]黄岑汉. 《中医诊断学》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探讨[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02:104-105.
|
[61]黄岑汉. 刍议治咳七要[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06:546-547.
|
[62]黄岑汉,刘燕平. 论中医硕士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和基本原则[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3:57-58.
|
[63]黄岑汉,蓝娇娜,刘燕平. 关于“动脉”的考证与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9:17-18.
|
[64]刘燕平,黄岑汉. 壮精合剂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8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08,12:1875-1876.
|
[65]刘燕平,黄岑汉,蓝娇娜,等. 98例高脂血症舌下络脉的临床观察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6:1740-1742.
|
[66]黄岑汉. 通瘀止痛法探微[J]. 江西中医药,2005,03:16-17.
|
[67]刘燕平,黄岑汉,董明姣. 几种瑶医诊法的临床应用[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03:37-38.
|
[68]刘燕平,董明姣,黄岑汉. 瑶医论“风”[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02: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