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生

2021年09月17日 17:46  点击:[]

 

一般情况  

姓名:冯国生,性别:                       

学科专业:肿瘤内科  

学历及学位: 硕士、硕士研究生  

职称:主任医师

Emailfengguosheng88988@163.com  

   

学习经历  

1985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获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7月到19885月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住院医师;  

19885月到19937月 柳州市人民医院内科、肿瘤科 主治医师;  

19937月 到20017月 柳州市人民医院内科、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20017月到200612月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化疗病区 副主任医师;  

200612月至今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化疗病区 主任医师。  

社会主要兼职  

广西医学会肿瘤生物靶向治疗学分会  主任委员  

广西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西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和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  

肺癌、乳腺癌综合治疗及分子基础研究  

主要科研工作简介  

一、主要科研项目(5)  

1.沉默SOCS1DC-CIK细胞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面上项目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批准号:2015GXNSFAA139125  

2.恶性肿瘤疾病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建立 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批准号:S201421-06  

二、主要教改课题(5)  

三、获得的主要科研奖项(5)  

1.BRCA1DNA-PKcs蛋白表达对鼻咽癌的预后价值》获2014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成果 二等奖(排名3  

2.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个体化患者剂量验证研究2014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成果 二等奖(排名2  

四、获得的主要教学奖项(5)  

五、个人荣誉(5)  

1.连续多年获得我院科技拔尖人才奖”荣誉称号。  

   

六、研究生培养  

连续多年获得广西医科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共招收肿瘤学硕士研究生12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1均在三甲医院工作。  

七、近期代表性论文及成果  

近年发表代表性论文:(5)  

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文章:  

1.徐志勇,唐艳娜,蒿艳蓉,吕艳茹,谢嫣嫣,舒留洋,周若琳,冯泽斌,卢昌超,陆合明 ,谢丹敏,杨姣,钟永泷,林辉,冯国生.肺腺癌术后pN2期患者同步或序贯放化疗疗效对比观察.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23):1655-1659.专业核心.(通讯作者)  

2.赖祥丽,冯国生,高珊,蒿艳蓉,陈晓丹,蓝娇,吕艳茹.培美曲塞对PC9肺腺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9):584-588.专业核心.(通讯作者)  

3.兰海燕, 冯国生, 蒿艳蓉,.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特定电磁波预防PICC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 10(9):848-850.(通讯作者)  

4.赖祥丽, 郭红云, 冯国生.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增敏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 10(3):290-293.(通讯作者)  

5.郭红云, 贾亚森,冯国生. 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 10(5):491-494.(通讯作者)  

6.郭红云,冯国生肺癌伴变异性心绞痛一例.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12(通讯作者)  

7.吴霞,冯国生.EGFR-TKI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国际肿瘤学杂志.2016,434:312-314.(通讯作者)  

8.赖祥丽,冯国生. 原癌基因 Bmi-1与非小细胞肺癌.国际肿瘤学杂志.2015, 42(4):295-297 .中国科技核心.(通讯作者)  

9.赖祥丽,冯国生,高珊.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i-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meta分析.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12):1148-1153.(通讯作者)  

10.彭爱华, 施幼雄, 冯国生.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J].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5, 42(7):539-541.  

八、近年出版著作与教材(5)  

   

 

上一条:蒿艳蓉 下一条:方志欣

关闭

Copyright ©  右江民族医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s. 网站维护: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备案号:桂ICP备05004626号-4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11